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体会 篇一:
“工匠精神”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、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、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、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。“工匠精神”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、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、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。张雪松、郑久强两位大国工匠无不深刻传达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。张雪松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,他无怨无悔地实现了人生的价值。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,极大地鼓舞着我们,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他与时俱进、刻苦学习、永不满足的进取的精神,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,应时代发展要求,不断学习新知识,掌握新本领。郑久强被誉为“华夏第一炼钢工”。“责任就是动力。无论担任何种职务,我都要心向一线、心向职工。”郑久强说。“匠人精神”的旨归是弘扬传承坚守和革故鼎新的美德,在这两位大国工匠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工匠精神,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,摒弃浮躁之气。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,工匠精神需要坚守,情怀和修行。她精心端坐,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《百花争艳》,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。她肯静心做事,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,反观我们的制造业,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干的次品,让国人对“中国制造”失去信心,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浮躁,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,“中国制造”一定会大放异彩。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浮躁风气如黑夜暗涌流动,但我们唯有秉怀“工匠精神”方可烧灯续昼。
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体会 篇二:
我观看了“资助育人·大国工匠进校园”活动的重播,带给我了一些感触,大国工匠并非是一些超人,而是一些不平凡的劳动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、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才。
郑久强叔叔是一名河钢人,他说在早期的时候,外国人不放心把一些重要的技术活交给中国人。郑久强叔叔坚持不懈,自己钻研,有一次用外国人出去喝咖啡的时间,把最后剩下的活给完成了,外国人回来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,表示对中国人的认可。郑久强叔叔在最后跟同学们说;“当你决定一项工作作为你的职业的时候,你就要全身心投入并且爱它。”是的,叔叔的这番话,在我们以后求职、职业的道路上必定有用处。
张雪松叔叔是一名产业技术工人,虽然只有中技的底子,但面对国际性技术难题的时候,不畏惧、不退缩,靠自己的勤奋刻苦,解决了一些发达国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。张雪松叔叔敢为人先的进取的精神实在是我们要学习的,他无私传艺、甘为人梯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观看了此次的活动后,我们作为受助大学生更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,正当其时,顺势而为,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,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勤勤恳恳的工作、有所作为。努力学习前辈的工匠精神,未来在自己的领域发出一点点的光芒,对得起各位资助的老师、前辈。
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体会 篇三:
今天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《大国工匠》,主要讲的都是一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物,多少次他们为了工作忽视了自己的家庭,他们的这种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习。他们每一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,做着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,他们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,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,更多的耐心,更多的努力!每一分成就的取得,背上一定会有十分的努力,任何人都不可能会不劳而获,我们必须付出努力,才会像《大国工匠》里的匠人一样,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。所以,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我们必须认真刻苦,遇到困难应及时克服,不为失败找借口,只为成功想办法。我们不能辜负国家对我们的资助,国家都这么帮我们了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。
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体会 篇四:
“技艺容不得欺骗,技艺里没有捷径。”唾手可得的果实往往酸涩难咽,轻而易举的成功常常不尽如人意。惟有用坚守之心淬炼出利剑,方可刺破浮躁堆积起来的重霾。
在观看了本次开展的“资助育人,大国工匠进校园”活动中,我体会到郑久强和张雪松两位老师成长经历的不容易。听着他们的述说,看见他们工匠精神的传承,用“台下苦练”的坚守换来技术的精湛。匠人心魂在一刀一琢的静寂之中喷薄。匠人们出奇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品,而是在夜以继日的磨炼之后熟能生巧的产物。这种工匠精神的“匠”又何尝不是一种”犟”,一种在事业上的倔强,在行世中的矢志不渝。于是乎,吾辈还须肩担一份从一而终的坚守,恢宏“工匠精神”的蓬勃志气。
工匠精神的传承,国家与个人需付出共同的努力。身为时代新一批接力起跑选手,我们不仅要接准这一棒,更应跑好这一棒,除了分秒必争,更应脚踏实地、刻苦学习,执着于理想,专注于当下,而后应棒而接,迎风奔跑。国家则应切实保障政策落实,大力提倡踏实专注、积极创新、格物修身的工匠精神,逐步建立社会认同,鼓励支持新鲜血液积极涌入,实现从”中国制造”到”优质制造“中国创造”的华丽变身。
当今时代的车轮与匠心之火共同撞击,终将迸发出更为灼热耀眼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