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寄生虫》观后感(精选4篇)

《寄生虫》观后感(精选4篇)
时间:2023-11-28 11:32

  《寄生虫》观后感 篇一:

  《寄生虫》:看完的第一反应,寄生虫不是虫,它既不是之前的《铁线虫》也不是奉俊昊之前的《汉江怪物》。寄生虫是一种意象,是一出色彩浓烈的警世寓言。这其中包含着心酸,荒诞以及社会批判,同去年同获金棕榈的《小偷家族》一样,在阶级上表达作者的社会责任感,亦和去年李沧东的《燃烧》一样蕴含丰富的意象。

  《寄生虫》比一般金棕榈的影片更具有大众性,拥有典型的三幕结构,精心设计的戏剧化巧合,还有鲜明的主题阐述,甚至有动作戏还有情欲戏的设计,与艺术片相比不再晦涩难懂。地下室充分的展现了阶级的'高低,囚禁也预示着穷人的困兽之斗。在密室里暂停的是时间,模糊的是自我,为了一口空气,一寸光亮往往拼的你死我活。空间的占领是权利的象征,于是《黑暗面》《地下》《我们Us》中都利用了地下这一空间去大做文章。如果说《寄生虫》要有什么不足的话,那就是隐喻太明,高潮戏太过突兀,还有结局依靠儿子的主观视角读信太过直白。

  《寄生虫》观后感 篇二:

  一所豪宅,一个庭院,两个病态家庭,不禁想起早年间看过的一部很小众的电影「狗牙」。相比欧美,亚洲导演还算是文明拍戏了

  何谓寄生?何谓虫?阶级,让同样直立行走的人类进化成截然不同的生物。女儿酒后的一句真言吐露了导演的心声:我们就管我们自己吧,我们别去管他们。这,是一个阶级的呼声!一个不择手段生存下去的阶级,一个每天为温饱发愁的阶级,一个在温饱面前没有权利选择善良的阶级。而怒杀老板,也是一种阶级仇恨,而非两个个体那么简单。一部电影,一个画面,让同一影院里的不同阶级的观众们同时产生理解、仇恨两种情绪,可谓登峰造极!

  《寄生虫》观后感 篇三:

  刚刚看完了《寄生虫》。个人觉得拿奥斯卡奖是实至名归的。

  跟常见的韩式催泪弹套路下的好电影不一样。也刚好印证了那句话,看电影不是哭电影,好电影不应当以是否煽动观众情绪为评价标准。

  电影开头就直奔主题。看到那间地下室就能明白是讲韩国的贫富差距问题。地底的人羡慕阳光下的生活,豪宅里的人却不明白什么是爱。

  原本都是善良的人啊,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吗?因为没钱所以选择不善良吗?

  电影直奔贫富差距主题而又不断外延,包罗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。

  叙事手法也很特别,让观影者不断地去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不断地思考为什么这样。明暗的交替让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不同人群好像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。

  是一部无煽情却不无聊的好电影。

  《寄生虫》观后感 篇四:

  看完《寄生虫》,一直和大家一个想法,隐喻太明显,结果对了一下,发现大家的隐喻体系都不一样。这电影在我看来讲的就不是阶级的事。讲的是韩国自己。朴社长那家人,从头到尾都流露出两个字:美国。儿子的印第安控,女儿的外语老师,夫人时不时蹦出的英语和社长公司里的美国奖状。这一家象征着什么?别忘了,这一家是搬过来的,在搬过来之前有一户人家为了防止北边而修了地下室,那这个年代就能基本确定了。这和韩国史是对应的。我们还可以再来看一个细节,假装自己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妹妹去应聘时,哼的歌是《独岛是我们的领土》。寄生虫,寄生的可不只是阶级,更多说的是韩国自己。

Copyright © 2003 www.wenc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范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-6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