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林黛玉----读《红楼梦》有感 篇一:
古代红颜,多是薄命,或因眉美貌而沦落风尘,或因才情而蜂侵蝶害,凡是有情盈胸,自是遗思遗恨。林黛玉便是这样一个令人爱恨交织,欲罢不能的小小女子。
想必林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吧,养在深闺,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,婉转着自已的小心思,红袖添香,花影徘徊。虽有孤单,但经过长久的沉淀过后便是静谧的芳香。
在读红楼时,我对林黛玉的态度不断变化。从对她寄人篱下的怜悯,到对她出口成章的钦佩;从对她哭哭啼啼的烦厌,到对她病若西子的怜爱;从对她故作清高的憎恶,到对她焚稿断情的痛惜。小小女子,竟如此动人心弦!
"花谢花飞花满天,红消香断有谁怜?" 她有那倾国倾城貌,更是多愁多病身。有些夜晚会陷入无休止的回忆,独自潸然。或是伴着月色,在那茜纱窗下寂寞抚琴。她喜欢独自承受寂寞与悲凉,而不擅长将悲寂展露与他人,她一身傲骨,无需别人同情,更不要别人施舍来的情谊,宠辱不惊,去留无意,放飞思绪时,手边一杯绿茶,从浓喝到淡,心境澄明如浸茶之水。小小女子,竟有如此之骨气!
在大多数人眼中,她不像史湘云那样随和,也不像贾探春精明能干,更不像薛宝钗慷慨大方。她苛刻、孤傲,可谁识她心中之苦,谁又有她这般际遇?她总是讽刺,可这正是一种直率和单纯,薛宝钗素日温文尔雅,蕙质兰心,庄重沉稳,人情世故样样精通,可这样的人不更是高深莫测吗?比起林黛玉的冷言冷语,这种手腕不禁更令人打颤。黛玉从不管别人如何看自己,她只求自己在意的人同样了解自己,她知道,不必说谎,不必逞强,懂她的人自会知道她的模样。小小女子,竟有如此之心境!
"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" 她固执,不论世事变故,不论大观园里世态炎凉、人心可畏,她始终坚持自己,坚持那份孤洁,坚持那种信仰。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小小女子,竟有如此之执着!
她痴情,宁愿为所爱之人划地为牢,哪怕自己在这牢中香消玉损。她的情已融入她那望穿秋水的双眸,她那日日夜夜的饱含哀怨的泪痕,她那生命尽头的呻吟,她的情已融入那庭院深深、竹林幽远。虽然没有童话般的结局,可她无悔,她敢爱敢恨,走过一回人生就无所他求。小小女子,竟有如此之气魄!
"风萧萧兮秋气深,美人千里兮独沉吟。望故乡兮何处?倚栏杆兮涕沾襟。" 她的一生又是如此凄凉!她的生命犹如一抹云霞,在夕阳西下之时又成一片嫣红,美丽而又于须臾之间散落。一朝春去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。令人悲,令人怜。潇湘馆竹影摇曳,只是不知庭院深深深几许?
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黛玉之影犹在眼前。
离恨天归何离恨,十二金陵悟情缘潇湘妃子林黛玉 篇二:
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说到辛酸处,荒唐愈可悲。由来同一梦,休笑世人痴。且看那大观园之繁荣瑰丽,且听五玄琴天籁仙乐,且品绝世风华之诗吟!
娴静时如娇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。这是原文中林黛玉的真实写照,自古红颜多薄命,这也为她令人潸然泪下的结局而埋下了伏笔。林黛玉本是太虚幻境绛珠仙子,为偿甘露之惠,自甘坠下凡尘,但那原本冰清玉洁的仙子,却未曾沾染上尘世间的世俗,依旧是那样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”林黛玉赚了我们太多的眼泪,她天性孤傲,天真纯洁,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社会世俗功利的影响,她我行我素,但是在贾府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中,自然不会有好人缘。
我是欣赏林黛玉的,“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”。她固然率真却决不莽撞,恰恰相反,她行事十分谨慎。这一特点在原文第三回《黛玉初进荣国府》中即可看出“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,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。……因此步步留心,时时在意,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,多行一步路,唯恐他人耻笑了他去。”这段话将林黛玉的行事谨慎,描写的淋漓尽致,也将黛玉心思的缜密刻画的入木三分。
自古才女都是悲春伤秋,多愁善感的,像林黛玉这般脱俗的人儿,也不例外。黛玉的多愁善感,最经典的一段的体现在“黛玉葬花”这一情节中。她不忍心落花被玷污,希望她们“质本洁来还洁去”。她曾在第二十七回《葬花吟》中问曰:“天尽头,何处有香丘?”因此又曰:“未若锦囊收艳骨,一一杯净土掩风流。”至此,“黛玉葬花”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!
林黛玉虽然多愁善感,但她的才华在大观园众人中自是首屈一指的。《葬花吟》中的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”这句是深刻的表现了黛玉在封建社会所遭受的精神上的苦难,却也体现了黛玉的惊世才华。还有在赏菊是黛玉所吟咏的《咏菊》、《问菊》,也才压群雄。这无一不展示了林黛玉不容忽视的卓越才华。
林黛玉不仅纯洁孤傲、行事谨慎,心思缜密、多愁善感、拥有着卓越才华,还是一位不遵守封建礼仪的叛逆者,思想前卫。即使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,孤独返太虚,是悲剧的代表人物,也瑕不掩瑜。
潇湘妃子林黛玉读《红楼梦》 篇三:
“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锁,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”,提及《红楼梦》人们都会想到潇洒多情的贾宝玉与较弱多病的林黛玉的爱情悲剧。
钦佩林黛玉的文才,喜爱林黛玉的娇小,容忍林黛玉的哀怨,一切源自心中的偏爱,一切源自心中的爱恋。再读《红楼梦》方知这一切都是出自对当时封建世俗的愤懑和不满,是对林黛玉身世的同情,更是对林黛玉追求忠贞爱情的赞扬和欣赏。
世人常用“病西施”来形容林黛玉娇小柔弱,世人常用“小肚鸡肠”来描绘林黛玉的敏感和脆弱,在我心里,这恰好是林黛玉自我保护的法宝。试想:黛玉出生在扬州盐政御史林家,过得也是丰衣足食的殷实生活,母亲贾敏又是京城四大家族贾家的名门闺秀,黛玉自幼受到的家教和文化熏陶与薛宝钗、贾探春也是相提并论的,5岁的黛玉刚遭受失母之痛,又被外祖母接到陌生的京城居住,虽然后来有贾母的百般疼爱,可终归是寄人篱下。“走过穿堂,转过一块紫檀木大理石屏风,正面五间上房,雕梁画栋”“走过穿堂向南大厅,五间正房,厢房和耳房,四通八达,修造的轩昂壮丽”黛玉看看两位舅舅住舍的豪华,再看看王熙凤“头戴金珠宝髻凤钗,身穿红绿锦绣绸缎,装饰得艳丽辉煌恍若神仙妃子,长相俏丽而神态含威不露”穿着的华丽,黛玉多少有些自愧不如,所以在黛玉初进贾府的那一刻就产生了自卑感,人在产生自卑的同时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便会应运而生,因此她的敏感,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,显示出她语言的尖酸刻薄和她的处处谨小慎微,在我看来,这恰好是她捍卫自己的最直接表现。
黛玉有她过人的聪慧和文才。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、赏花、吟诗作对时,总是才气逼人,艺压群芳。无论是诗句新立意也新的“毫端蕴秀临霜写,口角噙香对月吟”;还是凄惨悲伤的“憔悴花遮憔悴人,花飞人倦易黄昏”,黛玉都独占魁首,无不体现出她优雅脱俗的诗人气质。黛玉虽然吟诗作文无人能比,可她面对宝玉的不求上进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,反而处处袒护,当贾政考宝玉及姐妹们吟诗作赋时,黛玉悄悄地提示;当元春省亲姐妹们吟诗比赛时,黛玉又偷偷地帮助宝玉蒙混过关,这都表现出在黛玉柔弱的外表下,鄙视和唾弃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心理,这为她大胆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做出了铺垫。
黛玉是受宠的,在贾府得到贾母百般的呵护和关爱;黛玉是幸运的,在贾府得到宝玉满腔的爱(宝玉曾为黛玉的娇柔而发痴);黛玉是幸福的,在失去母爱、寄人篱下的贾府,得到薛姨妈母亲般的疼爱;就连目中无人的凤姐对黛玉也是忍让三份,还有薛宝钗在黛玉生病期间,从家中带来燕窝和洋冰糖供黛玉服用……
黛玉又是不幸的,当元春回府省亲时,就分发了不同的礼物以暗指宝玉的婚姻;黛玉视宝钗为姐姐,可宝钗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“林妹妹刚走过来”以此来诬陷林妹妹;黛玉把整个身心都用在了宝玉身上,可宝玉仍然会对众姐妹表现的卿卿我我,洒脱而随意;虽然贾母百般疼爱外孙女黛玉,曾利用上香、延迟宝玉的婚姻来庇护黛玉,可当看到贾府衰败、黛玉病危时,依然授意宝玉和宝钗结婚,最终葬送了黛玉的性命……如果黛玉能像宝钗一样为人圆滑、心胸豁达一些;如果黛玉能放下心中的痛,能解开心中的结,洒脱一些,她的结局就不必如此的悲惨。
提及林黛玉,必想起《黛玉葬花》中的《葬花词》。黛玉最怜惜落花,一则说明她对唯美的见解,二则隐喻她哀悼自己,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,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。她写了葬花词,以花比喻自己,“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”正是“无可奈何花落去”的延伸,黛玉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,只好哀叹花落人亡两不知了。“以抔净土掩风流,质本洁来还洁去,不教污淖陷渠沟”,她虽然不能掌握自己命运,但仍然洁身自爱,追求爱情的忠贞不渝。可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抵抗不了封建社会家族势力的逼迫,宝钗假扮黛玉成婚的音乐也成了黛玉生命终止的哀乐,“尔今死去侬收藏,他年葬侬知是谁”写出了黛玉叹息生命有限的同时,感叹人事的无常,悲伤顿从心生。
林黛玉犹如封建社会逆流中盛开的奇葩,虽有反抗精神,却又无能为力,只好终日以泪掩面,只好哀叹花落人亡两不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