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700字(精选3篇)

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700字(精选3篇)
时间:2023-03-19 12:54

  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一:

  曾经在课外读本中读到过一篇关于孔子的文章《比烟花更寂寞的人》,读后颇有感触。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会认为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,拥有着无尚的荣誉,然而,真正的孔子的心声是这样吗?

  孔子是寂寞的。

  也许在更多的人士都去计算着如何升官发财,名耀于世的时候,而孔子却正在凭着自己的学说周游列国,令他失望的是,他失败了。即使是学富五车,即使是满腹经纶,即使是修养如君,却没有一个人了解他,更不会有哪位君主去促膝倾听他的”仁、义“。于是他独自耐着那无人能解的寂寞生活着,清风依旧,皓月当空,要是能将这耐人的寂寞寄寓明月,那该多好啊,可是这就是没有啊。难耐的寂寞,寂寞难耐啊!

  孔子是坚强的。

  人们总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与灾祸,然而这些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,去坚强的克服。孔子是位坚强的人,尽管自己的说教不被认可,但他却并未因此而放弃,他开始潜心教学,广收贤徒,在他的教育下,三千弟子出了七十二贤士,这些是令人敬佩的,而他的学说又是那么精辟生动,以至于现今的人们都在热读着《论语》。如果不是他的那份执著与坚强,我想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如此璀璨的一颗明珠。孔子坚强,坚强的孔子。

  孔子是谦逊的。

  有时,有些人拥有丰渊的知识后会瞧不起比自己差的人,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,但如果拥有博学知识后仍持谦逊态度,那么这种精神是可贵的。

 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,说是孔子周游列国时,途径一条小路,而那条路上正有一小孩筑了一个泥土城堡,孔子便前去劝小孩让路,而小孩却说只有马车绕城堡过的,哪有城堡给马车让路的呢?孔子听后很佩服小孩的辩才,于是绕道而行。也有历史记载孔子拜老子为师,虚心请教。不管这些真假与否,但我们却可以从中感受到孔子谦逊光辉的温暖。的确,孔子谦逊,谦逊的孔子。

  如今,孔子学说浪潮一浪高过一浪。我想两千年前的孔子看到了今天的局面后会感慨万千,尽管一时的冷落,但尘土却掩埋不了金子的光芒。孔子,就是这样一位寂寞却因坚强而不再寂寞的谦逊老者。

  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二:

  孔子,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,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、思想家。大家都知道孔子有“七露”,眼露、鼻露、耳露、齿露,虽然不那么英俊,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。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圣人。通过《论语》的记载,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,看到他的豁达、风趣、积极、率性、无私,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。

 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,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。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,孔子主张“以德为教”。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,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,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。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,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,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。所以主张“有教无类”。这是一个故事:子路曾经问孔子:“听说一个主张很好,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?”孔子说:“还有比你更有经验、有阅历的父兄呢,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,哪里能马上就做呢?”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:“听说一个主张很好,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?”孔子却答道:“当然应该马上实行。”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,想不通,便去问孔子,孔子说:“冉求遇事畏缩,所以要鼓励他勇敢;仲由遇事轻率,所以要叮嘱他慎重。”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。

 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,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。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,说好学是达到仁德的必经之路。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。子曰:“君子食物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。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,不也快乐吗?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快乐,孔子不但好学,而且达到了乐学、善学的境界。特别是孔子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渊博,拜老子为师,认为“学无止境”。

  这就是孔子,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,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,出身卑贱,而后自强不息。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,诲人不倦。一个我们教育者心中的先师。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,也造就了泱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“的盛誉。

   

  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三:

  孔子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,国人从伊呀学语起,虽然不是满口的子曰诗云,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儒家的启蒙读物《三字经》,人之初,性本善,养不教,父之过,然后就是唐诗宋词了。柔家女儿小女林夕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孔子的思想和学说的精华不是一个专题节目用几期能说明白的,也许节目意在再掀个孔子热吧,我最喜欢孔子的”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“,”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“。一个做古千年的人的思想和学说能流芳百代让后人讨论称道,这本身早已说明问题了。纵观任何一个谈话或讨论节目,无非是正反两方面的,赞同或反对,这是正常的,之所以说看了这个节目认为可笑是有原因的,当一个孔学的研究者,和一个90代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同观点时,争论是显而易见的,是悬殊的,是不同层面的,是没有可比性的,当双方都认为自己有道理时,都想说服对方是不可能的,于是乎老以老自居,少以少有为,唇枪舌箭,不能说是两败俱伤,至少我看到这样的争论,觉得没有任何意义。

  一种思想,一种文化,不同的人,理解不同,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,阅历的丰富,对同样一件事情,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,记得有一道没做出的数学题,十几年后在脑海出现了这道题的答案和每一步。每个人心目中都一个孔子,任何是时,任何人都不是圣人,儒家经典《三字经》中,教不严,师之惰,这句我就不赞成,也许是我没读懂,教不严,师之惰,是说老师没用心教,还是说老师没教好呢?借用我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老师的原话:”我们班有六十多名学生,为什么有的同学总是前几名,有的同学成绩总是上不来呢,是我没教好吗“?

  我心目中的孔子,或者说这个节目,电视传媒的作用起到了,讨论可以,分出对错胜负不可能了,历史是不能攥改的,孔子的思想就是他的思想,即使再过一个世纪书本上也是这样写着,除非先人转世自修自己的思想和学说,争论有意义,也没意义,还是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吧,对于心目中的孔子,我想起了于丹,虽然备受质疑,也有骂声,那是于丹以她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读解她心中的《论语》。 

Copyright © 2003 www.wenc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范文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7000724号-6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