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外公 篇一:
外公是河南人,抗日时期,在冯玉祥的部队当兵,抗战胜利后不愿再打仗,逃到了我的老家川东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,安家落户后直到去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四川。
外公个子高高的,但并不胖,那个年代好像也没有什么胖的人,浓眉大眼,从我记事就觉得外公和镇上的其他老人很不一样,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,他很豪爽、大度,与人为善,人缘很好,虽然 在四川生活了四十多年,不标准的川话中仍带着浓浓的河南口音,在小镇就更加与众不同。
六七十年代,镇上的食店都是集体所有制,我外公所在的食店专卖面食,卖抄手(馄饨)、小面、包子、馒头、花卷,而揉面这种体力活就是外公的了,也只有他才能够揉出劲道的面,做出镇 上出名的面食,小店的包子、馒头、花卷常常是不到中午就销售一空。记得外公经常晚上在店里发好面,一大早就去店里揉面,从来都是早出晚归,任劳任怨,哪个店员家里有事,都会请外公帮忙值班 守店。我经常放学后带弟弟妹妹去小店玩,大部分时间会帮阿姨们包抄手,包抄手时会象阿姨们那样,每个抄手包一点点肉,想起来真的很少很少,饿了的话,外公就会给我们买碗面吃,我那时特别喜 欢吃我同学的妈妈(也在食店工作)煮的面条,调料配的特别香,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。外公的工资本来就不多,每到月底都所剩无几,几乎都被我们几姊妹消灭掉了。
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,还要搭配粗粮,大多时候是配面粉,偶尔也会是玉米渣子。外公就经常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面食,饺子、烙饼、花卷、肉卷、包子等等,每周吃肉的时候,外公就会做饺子 和粉蒸肉,有时做饺子还分别做水饺和蒸饺,因为蒸饺和水饺揉面不同,蒸饺要用温水揉面,但外公从来都不嫌麻烦,只要我们喜欢吃的他都很乐意去做。外公教会我做很多种面食,唯独关键的揉面技 术,我没学好,因为那时太依赖外公了,现在后悔也没用了。
我们和外公很亲,他非常慈祥,我们几姊妹都很喜欢他。我上初中后,偶然听到外公不是我的亲外公,从妈妈那里证实后,还是不信,因为外公和妈妈一点都看不出没有血缘关系,外公对妈妈视 同己出,妈妈也是非常孝敬外公,特别是在我上大一时,外公中风瘫痪在床,妈妈既要做生意、家务,还要照顾不能自理的外公,每天定时给外公翻身、喂饭、照料大小便,三年坚持如一,外公直到去 世没有长过一点褥疮,身上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,俗话说:久病无孝子。妈妈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孝敬!这与外公对我妈妈的养育和付出的爱是分不开的。尽管我们知道了真相,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 外公的那份亲情,我们也更爱他、更孝敬他了。
外公是一个平凡、慈祥的老人,从他身上,我们学会了宽厚待人、吃苦耐劳,体会到了亲情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,付出爱就会得到更多爱的道理,也让我们现在更加热爱生活,更加孝敬妈妈!
我的外公 篇二:
我的外公今年已89岁高龄了,我结婚十几年,儿子都这么大了,也不知提了多少遍了,想携爱人和儿子一起回去看望他老人家,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成行,到目前为止,我的爱人和儿子连我外公 的面都还没见过呢。
今年的暑假,我下了很大的决心,无论如何,再忙都好,一定要抽出时间,一起回去看看他老人家。没想,我这一提出来,姐姐一家,妹妹和我的双亲,还有也在广州生活的二姨一家,总共有十来号人 吧,都说一起回去,外公知道这消息,甭提有多高兴了,他特地打来了电话,叫我们什么也不用买,牙齿不好,吃得不多,家里有很多东西都过期了……
外公耳聪目明,身体还相当硬朗,这得益于他爱好书法艺术,外公小时候虽然只读了几年私塾,但是却激发了他对国学和书法艺术爱好,每天诵读诗文、练习书法是他多年以来已形成习惯,在那遥远的 小山村,朴实的乡亲们家的对联,都是外公免费为他们书写的。受我外公的影响,我的小舅舅也写得一手好字,小舅舅也是那个乡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,乡亲们对我外公一家都非常的敬重。只可惜我一 直在广州生活,回乡下读了三年书,也只是偶尔星期天回一趟外公家,真正在外公的身边也不长,没能得到外公更多的指导,这不能不说是我人生中的一件憾事。
也就是短短的和外公一起相处的不多的时间里,外公的耐心,对我的宽容和鼓励,在我童年的记忆当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。
那时候,在潮汕地区,人多地少,又不给出外务工,生活条件还是相当的困难。每天也只能吃番薯稀饭加咸菜和菜脯,就是这样的条件,能吃得饱都相当不错了。外公一直就是把好吃的,等我回去了, 他才会去买,他会带我吃炸油条、吃炸豆腐,到小镇的墟上吃碗肉面,这在我童年的印象里,都是那么的美好……
小时候,不理解外公,他总是把地面抹得干干净净,然后趴在地上写字,我觉得这样很辛苦,我也得到很好的学前教育,认了不少的字,现在我才明白,那是外公没钱买纸和墨,这一次回去,我们特地 到了文具店,给他带去了一套精美的笔墨纸砚,相信能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吧!
妈妈生了我们三个女孩,这在当时的潮汕地区真是抬不起头来,印象中,奶奶也就因为这个不是很喜欢妈妈和我们,而我到了外公外婆家就不同,特别是外公,他一直跟我说,男孩女孩都一样,一定要 自强,要自立,都一样会有出息,这也一直让我对外公特别地敬仰,如今,虽然没有大出息,但也是家庭和睦,工作顺利,这对他老人家来说也是一大安慰,我们对他老人家也是孝顺有加,逢年过节和 生日,人没到,但问候和钱一定是要寄到的。外公也一直说我们对他很有心。
这么大了,印象中外公只来了广州一次,那次刚好广州召开交易会,我们一起去交易会观看,而他,对着“广州交易会”这几个字端详了很久,他说那几个字苍劲有力,欣赏了很久……我们也到了广州 烈士陵园,他蹲在墓碑前一蹲就是蹲好久,他在仔细看碑文。他对书法的爱好无处不表现出来。近些年,我们一直希望他老人家能再来广州游玩,我们告诉他现在广州变化可大了,我们的生活也好很多 了,以前住的平房,现在都住楼房了。可他无论如何,就是小舅舅有私家车载他出来,他也不来了,他说习惯了小山村的生活,这令我们感到相当遗憾,还好,我们把在广州的生活情况拍成了DVD,带给 他老人家看,他老人家看后可高兴了,弥补了一些遗憾……
这一次,我都准备好了,过两天,我们一行十几号人,就要回到那遥远的故乡,看到我们敬爱的老外公了,那将是一次美好的旅行,一次享天伦之乐的盛宴,我很期待见到我的外公……相信我的外公, 也在等着我们回去!
我的外公 篇三:
我的外公去世了那是2008年3月的一天,年过八旬的外公离开了人世,亲人、亲戚朋友沉浸在悲痛之中,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。我看到许多花圈摆放在灵堂外,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外公了,再也得不 到他的疼爱了,泪水禁不住簌簌地往下落。心灵的荧屏却在重播着我和外公相处日子。
心灵的荧屏闪动着,逐渐清晰起来:一个慈祥的老人面带笑容,在向我招手,他身高160厘米,身穿一件黑皮大衣,一条土灰色裤子,一双毛线拖鞋那就是最疼爱我的外公。我呼喊着扑向外公宽大 的怀里。外公搂着我,用干瘦的手抚摸着我的头,我就是在外公的抚摸下一天天地长大。
我六岁那年,去外公家玩。一进屋,正看见外公制作木椅子。我看制好的那把椅子很刨的很光滑,惊异地说:“外公您的手艺真棒!您以前是不是木匠?”“没有,看见别人做,回来学着做。”“那您 为什么做那么多椅子呢?”“还不是为了你们?等我做好了,给你家五把。木椅子既省钱又耐用。”趁外公休息时,我搂着外公的脖子说:“外公您真好!”
如今外公离我远去了,我再也看不到他忙碌的身影了,但是他给我家的那五把椅子完好无损,还在使用,每当坐着椅子吃饭的时候,我就想起勤俭的外公。
还有一件事,让我终生不忘。外公教会我做事要有始有终。
那是一个星期六中午,我和哥哥要洗澡。由于水塔里的水少,哥哥就自己按下电源开关抽水。抽着水我们就坐在堂屋里看电视,精彩的剧情把我们吸引了,不知过了多久,“哗哗哗哗”的响声从外面传 来,我们以为下雨了,哥哥连忙跑出去看。“糟了!”听到喊声我也跑出来,看到水漫出水桶往外流,顺着平房排水管往外流。更糟的是,外公在平房上晒着玉米,现在恐怕湿了,哥哥赶紧拉下闸阀。 我们顺着楼梯爬到屋顶一看,玉米已经湿了一半,我们赶紧收玉米。外公恰好来看玉米。看见玉米湿了,他叹了叹气说:“你们呀,只顾看电视,忘了我跟你们说的话了吗?做事不要丢三落四,要有始 有终。这玉米晒了三天了,本来今天可以装袋收起来,谁料到被你们这两个小家伙给废了。唉……又得再晒一天了。”“对不起,外公,又让你百忙了。”“别磨蹭了,快动手收拾。”外公边扫湿了的 玉米边和我们说话,话的内容我记不清了,都是教育我们做事要专一、细心之类的话。以后我养成做事专一、有始有终的习惯,得益于外公的教育。
哥哥的话打断了我的回忆,我看着外公的灵柩,心酸极了,眼泪又来了。送葬那天,我和外公的亲人大哭了一场。
外公虽然离开我了,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在我的心灵的底片上定格。